2010年3月5日星期五

3月5日 《後浪》 第七集

3月5日 《後浪》 第七集

主持:梁御東、年華
內容:蜻蜓點水話文化大都會vs文化沙漠、活化廳師父贊、港產片、電影節、FM101被爆

下載收聽(mp3)

2 則留言:

  1. 1. 薩特 (Sartre) 的 人生哲學討論了存在者面對的 5種處境 (situation ) : 1. 我的位置 (my place
    ); 2. 我的過去 (my past ); 3. 我的周圍 ( my environment ); 4. 我的死 (my death ); 5. 我的鄰
    人 ( my fellowman ) 。

    2. 薩特並用「 鎖鏈下的奴隸 」的故事說明 人的處境 (《 存在與虛無 》 第 4 部分, 第 1章 , II )


    3. 鎖鏈下的 奴隸是自由的 :他可以立志 砸斷鎖鏈 ; 這意味着, 鎖鏈的意義本身, 是根據他選擇的目
    的而顯現 :選擇 繼續當奴隸 , 或者 選擇冒最大的危險, 跳出奴隸的地位。

    4. 當然,奴隸 將不能獲得主人的財富 和 生活水準; 但是這些不會是 他的謀畫 (project) 的對象。

    他只能夢想擁有這些財富; 他的現實性 ( facticity ) 就是世界 以另一個面貌 向他顯示出來,以致於
    他應該面對,和解決不同的問題; 特別是,他必須從根本上 在奴隸的地位上自我選擇,甚至因此給這種
    " 微賤的拘束 " 一個意義。

    5. 舉例說,他選擇了反抗,那麼," 奴隸的地位 " 對這種反抗來說, 自始就不是一種 障礙,它就只能
    透過反抗 方可獲得 其意義 和 伴隨的逆境。

    6. 恰恰因為反抗 和 在反抗過程中 死去的奴隸的 生命是 自由的生命 (free life ),恰恰因為 被一
    個自由謀畫 (free project ) 啟發的 處境 ( situation ) 是 充實的 和 具體的,恰恰因為這個人生迫切 和 首要的 問題是 :「 我能否達到我的目的 ? 」

    --- 恰恰是因為所有這些,奴隸的處境 與 主人的處境 是不可比較的。兩者中的任何一種環境 事實上都只能對 在處境中的 對己存有 (for-itself ) 來說,並從 對己存有 ( for-itself ) 對其目標的 自由選擇 (free choice ) 出發,才可獲得其意義。

    7.對己存有 ( for-itself ) 是有時間性的 (temporalization ) ; 這意味着 他本來 「 一無所有 (it is not) 」 ; 他「 自己創造自己 」。在單一個自由謀畫中堅持不懈, 並非永不改變該謀畫。

    相反,我們看到,我從事的謀畫可以 永恆不斷的更新。「 人除了自我塑造之外什麼也不是。」 ( Man is nothing else but what he makes of himself. 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share :

    香港人網 五區公投 (第5集 ) 2010年3月6日 part 5
   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FHJQRqEtrQ&feature=youtube_gdata

    Would you try "broadcasting " in a youtube way?

    回覆刪除